2013年7月5日 星期五

平成二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 伊勢到着

哭哭,今天要離開名古屋了。一大早退了房,回到中部國際空港,不過沒有要上飛機。

要坐這艘高速三體船過伊勢灣。中部國際空港的航廈旁邊就是【津Airport Line】的港口,從這可以坐船前往三重縣的津和松阪兩個港口,從網站可以先訂票,當天提早半個鐘頭到票口取票就可以坐了。

我是要坐到松坂港,再轉電車到伊勢。取票的時候票口歐基桑說明這一班要在津下船,再轉另一班到松阪。雖然我是有聽懂,大概是回答得太過簡略了,歐基桑不放心,後來又找了另一個會說英文的歐基桑來跟我再詳細解釋一遍,還畫了圖,有夠超用心的,而且英文發音還很標準咧。

這不是第一次坐交通船,明明這艘船跟上次香港澳門航線的高速船船型差不多,可是內部舒適度完全把港澳打槍。中國人到底是怎麼把這麼簡單的事情都硬是弄得比別人鳥啊?

船十點出航,雖然有點雨,天色偏陰暗,不過視野還算好,伊勢灣內船隻往來得頗頻繁,同為海島國家,對於水運的利用與想像,為何會差異這麼大呢?阿,因為統治這個海島的那堆人都是從黃土高原的窯洞裡爬出來的猿猴嘛。

雖然差了一千多公里,但是從船上看海景就絕對會想放個《津輕海峽冬景色》的吧!

航行了四十多分 ,船在津的碼頭靠岸,隔壁就是開往松阪的航班,下了船直接走過去轉乘花不到幾秒鐘。再開二十分鐘抵達松阪港。碼頭邊的停車場就有公車可搭,離近鐵松阪駅只有十分鐘的車程。再搭十五分鐘的電車,到達伊勢市駅。

 走出車站覺得,這裡簡直是苗栗......精確的說,根本像是小學左右看到的那種還沒有出現公寓、社區建案、整排透天厝的苗栗鄉下。預約的check in時間是下午五點,先去後站的伊勢City Hotel寄行李再出來晃晃。走到前站雖然比後站熱鬧些,多了一些商家和遊客,但不管看起來或聽起來,伊勢的街道都非常寧靜從容,這感覺跟去年的日光印象相同。

伊勢市駅前正在施工,雖然都被圍起來,但是看得出來應該是要蓋樓門和手洗舍造型的建物吧。從正對車站的步道直走就是伊勢外宮。
幾乎每家每戶的門口都掛著的「蘇民將來」護符,之前在明治村的宇治山田郵便局也看到過,現在可以來說明一下這個護符的故事了。

牛頭天王前往南海迎娶龍王之女的途中,曾向一對兄弟要求借宿一晚,被弟弟巨旦將來拒絕了。哥哥蘇民將來雖然貧窮,但還是盡力招待了客人。多年後,牛頭天王帶著八個兒子重返,祂們警告蘇民將來的家人將有瘟疫來襲,只要將茅草環綁在身上就可以逃過一劫。於是蘇民將來一家都躲過了瘟疫,而巨旦將來則慘遭滅族。這就是這個寫著「蘇民將來子孫家門」茅草護符的由來拉。這個故事帶有濃厚的神佛習合色彩。牛頭天王來自於佛教,是祇園精舍的守護神,在日本和速盞鳴尊習合,被視為疫病之神。古稱祇園社的八坂神社奉祀的就是這一尊神。他迎娶的是出自印度神話的娑羯羅龍王之女,生下的兒子就是八王子神。以上。

 靠妖!真的假的,這難道就是那個傳說中的名刀,菊一文字則宗!雖然打出來的全都是剪刀菜刀,不過頂著史上著名刀工的看板打出來的剪刀菜刀也不是普通的大賣場貨色!


則宗是鎌倉時代出身備前國的名刀工,獲得後鳥羽天皇御用。在包括司馬遼太郎小說在內的許多創作中,都提及新選組沖田總司的佩刀是菊一文字則宗。不過以沖田基層武士家族出身的脫藩浪人身分照理來說沒有能力持有菊一文字這種貴重的古寶刀,應該多半是出自創作者的想像吧。

說到底,連這家菊一文字是真的來頭那麼大或者只是沾個邊也無法確定咧,不過光看這把刀上的水波紋就知道,要經過反覆的淬火、折疊鍛打才打得出這種花紋鋼。不管菊一文字之名是真是假,這菜刀的製法確實跟武士刀無異。

去到伊勢外宮前的觀光案內所買了伊勢鳥羽みちくさきっぷ,伊勢周邊景點的交通主要靠公車,而且不太便宜,買這個兩日內無限搭乘的比較划算。買完先去搭車,雖然外宮就在眼前,不過還是想先把遠一點的地方逛掉。搭了十分多鐘,下車的地方是皇學館大學。皇學館大學是在明治十五年(1882)成立,在國家神道體制下作為神職人員養成的專門學校。雖然戰後成為私立大學,不過還是跟東京的國學院大學並列為唯二的神職養成大學。要成為神社裡的神職,途徑除了去考資格檢定以外,就只有從這兩間大學的神道學科畢業了。
看地圖沒看出來從這道門就可以通到皇學館裡面了,結果還找半天。裡面看起來就跟普通的大學沒啥差別,騎腳踏車的女大生,打籃球的男大生,並沒有人穿著狩衣手持竹笏這樣,應該也沒有ホルモー社團吧。沒事跑來這邊只是要看附設的神道博物館。
大廳陳列的模型,這模型重現的是江戶時代大阪今宮戎神社有名的十日戎祭典。在館內還可以看到神道儀式中的大小祭器用品,還有各種特殊的神饌。作為供品的神饌採用了各種色彩鮮豔的食材精心切割成籤狀以後還像堆疊疊樂一樣高高疊起來,就覺得難怪日本人弄得出來那麼厚工的和果子或壽司,還有電視冠軍比的各種龜毛項目,這恐怕是遠古以來的DNA作祟,東西不弄到超精緻就全身不對勁吧。

兩點多逛出來,對面是倭姬宮。鳥居後的參道一路往森林的深處延伸進去,明明還是中午,但是走進去幾步光線就暗了下來......超棒的。

森林中的神社腹地並不大,成立於大正年間歷史也並不長,但仍然可以看到明顯是外地來的參拜者。這裡畢竟是伊勢神宮的別宮之一。

倭姬宮的祭神是建立伊勢神宮的倭姬命,日本書紀中記載的第十一代天皇垂仁的皇女。她為了尋找祭祀天照大神的土地查訪了各國,最後在伊勢國得到神諭,選擇在此地建立了神宮。

倭姬命之後也曾再度出現於日本神話之中。她在姪兒日本武尊東征蝦夷之前把天叢雲劍交給了他。另有一說是交給他內有打火石的錦囊,總之日本武尊在後來遭遇危機時都因為倭姬命的幫助得以脫困。
 伊勢神宮的正殿雖然不能進入和拍照,但是從倭姬宮的空間配置,也可以看出伊勢神宮以及它每二十年一次的「式年遷宮」是怎麼一回事。其實式年遷宮除了伊勢內宮、外宮正殿以外,其下所屬的十四座別宮也全都會依照相同的方式進行遷宮。

社殿鎮座在鋪滿白石的基壇上,就在他的隔壁也有一塊相同大小的基壇,這邊就是新社殿的敷地,神社每隔二十年就在這兩塊地上交替遷移重建。

從倭姬宮側門出來,不遠處就是伊勢神宮附屬的博物館、神宮徵古館。到了看到大門深鎖才想到今天是週一公休日,殘念阿!!是說回到旅館以後看新聞才知道昨天秋篠宮文仁親王殿下一家剛來過徵古館,這時正在伊勢神宮參拜中。如果事先知道的話我大概會修改行程,看有沒有機會親眼目睹佳子內親王殿下......皇室成員的風範吧~
建於明治四十四年(1911)的神宮徵古館是以前多次提到過的片山東熊作品之一。雖然西洋式建築於明治維新之後就已經在日本遍地開花深深地紮根了,但是就連附屬於伊勢神宮的徵古館,這個具有久遠歷史繫絆,日本色彩濃烈的場所,居然也採用了文藝復興風格,令人強烈的感受到了那股絲毫不畏懼變革,勇往直前的明治精神,不只存在於軍人、政治家、思想家,也存在於建築家身上。

鄰近的農業館也是由片山東熊設計,建立時間比徵古館早了二十年。不同於純粹西洋式的徵古館,農業館是一間以京都宇治平等院鳳凰堂的印象為基礎的擬洋風建築。在農業館對面的是美術館,搭配庭園造景的純和風建築。一樣,都是公休日,全部都沒開。

遺憾的回去坐公車。坐到宇治山田駅轉車,順便在車站逛了一下。昭和六年(1931)年開業的宇治山田駅採用的是30年代正流行的Art Deco建築風格,站內有許多販賣本地特產的攤位,也有幾家餐廳,是來到伊勢以後覺得最有都市感的地方。從羽治山田駅回到伊勢市駅,還沒有到check in時間,於是決定今天就前往伊勢外宮ー豐受大神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說話阿!不要偷偷看,這樣很猴。